“現在有了新路燈,回家不用摸黑了。”3月27日19時許,在伍家崗區沈家店橫路,65歲的居民蔡永梅與老伴兒散步歸來回恒大華府小區,看著路上兩排明亮的路燈感慨不已。
“到了晚上門前這條路沒有路燈,只能借助萬家燈火或打電筒出行。”“沈家店橫路未安裝路燈,沿街很多地方正在施工,道路車多,夜間出行不方便,存在治安隱患。”今年3月初,不少居民撥打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求助,希望能加裝路燈。臨江溪社區網格員也收到許多居民的求助。
接到市城運中心“宜接就辦”平臺轉辦件后,伍家崗街道立即聯系社區工作人員前往走訪核實情況。經實地調查發現,該小區自2020年底業主陸續入住以來,目前已有700多戶居民。小區門前的沈家店橫路確實未安裝路燈,過往行人夜晚出行不便,存在安全隱患。
因居民訴求超出街道解決范圍,3月2日,伍家崗街道在“宜接就辦”平臺啟動“吹哨報到”機制。一聲哨響!伍家崗區住建局、區城管局迅速響應,在區城運中心的組織下,與街道、社區工作人員到實地查看并會商研判。
經相關部門現場勘查發現,該道路修建之初已在地下安裝好路燈線路,預留了路燈安裝設施,區住建局工作人員立即聯系市路燈管理中心并上報相關情況。經過多次溝通和協調,路燈安裝手續辦完后,路燈全部安裝到位。同時,在區城管局的協調下,周邊道路設施施工也全部完工。為了盡早亮燈,伍家崗街道和臨江溪社區又聯系供電公司,現場檢查各項設施安裝情況,確定具備照明條件。
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3月10日晚,在約1公里長的沈家店橫路上,新裝的17盞路燈全部亮燈,照亮行人回家的路。
(時剛 攝)
“路燈雖小,卻關系著群眾的出行安全。”伍家崗區城運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,將始終堅持“群眾事無小事”原則,高效接聽、轉辦、解決群眾反映的“急難愁盼”事,積極探索運用“吹哨報到”,真正做到民有所呼、我有所應,讓市民群眾的獲得感更足、幸福感更強、安全感更有保障。
(記者時剛,通訊員高娥、李經緯)